李智军带队赴摩洛哥开展科研交流合作访问 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5.05.0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与交流,4月27日至5月2日,校党委书记李智军带队赴摩洛哥开展科研交流合作访问。代表团访问了乔伊布·杜卡利大学,摩洛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obco电池企业,Riva工业公司等5所教育科研机构及企业,全方位推动与摩洛哥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访问期间,李智军一行专程拜会了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并与驻摩洛哥大使馆经商处秘书刘铮、周艳举行专门座谈。国际处处长杨媛、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贾嵘、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张嘉伟陪同访问。

访问乔伊布·杜卡利大学时,该校校长Az-eddine AZIM、副校长Mohamed SAHABI亲切接待了代表团。李智军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希望在既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加快合作进程。Az-eddine AZIM回顾了两校的合作历程,表达了与我校深化合作的期待。随后,两校组织专门会谈,就推动实施“青年科学家计划”、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生等合作项目达成意向。


在访问杰迪代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期间,代表团与学院领导展开了座谈交流。李智军分享了我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校企互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双方围绕“光储综合试验舱”建设情况展开深入交流,并针对开展“1+1”模式硕士层面联合办学进行了深度探讨,充分交换意见。


代表团实地观摩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双方就充电桩及储能合作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未来将深化合作,丰富实验室内容,推动充电桩项目落地,拓展储能合作,提升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

在摩洛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代表团受到中心主任贾米拉·埃尔·阿拉米的热忱接待。李智军指出,鉴于前期双方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期望未来从以下三个维度持续深化合作,一是借助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全方位推进双方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二是深化“青年科学家计划”,每年定向挑选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进行互派交流,同时依托实验室平台定期举办青年学术论坛;三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桥梁纽带功能,整合中摩企业资源,促使科研成果更切实地服务民生与地方发展。贾米拉·埃尔·阿拉米对该校的提议给予高度认可,承诺会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对中摩联合实验室建设的资助工作,后续双方还将签署合作协议,为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由摩洛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数据中心、地球中心、国家知识传输中心以及化学与分析中心等多个实验室,为我校相关实验室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访问期间,代表团专程拜会了李昌林大使,就与摩洛哥高校开展科研合作的方向、合作模式等关键问题,积极寻求专业意见与指导,期望借此明晰合作路径,为后续合作项目的高效推进筑牢根基。李昌林大使表示,中摩两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贸易合作等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与巨大潜力。他鼓励我校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大胆创新合作方式,推动两国在更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为中摩友好关系发展添砖加瓦。

与经商处的座谈中,李智军详细介绍了我校在创新生态、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企业孵化和人才培育五大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经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牵线搭桥,助力我校与当地新能源企业、工程公司等搭建沟通桥梁,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

在校企合作上,代表团访问了Cobco电池企业和Riva工业公司。在与Cobco电池企业的交流中,李智军介绍了我校成立的陕西省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情况,双方围绕联合攻关与成果转化、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展开积极讨论。


Riva工业公司作为摩洛哥钢铁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其创新实力与绿色发展理念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双方拟在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双方技术人员互访交流。           

此次访问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不仅深化了我校与摩洛哥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合作,更为推动中摩两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蒋小龙

审核: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