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教育合作资源陕西对接会在我校举办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5-11-04

11月3日,中国—中东欧教育合作资源陕西对接会在西安理工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来自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6个中东欧国家的11位教育界代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省内40余所高校100余名校领导、外事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中东欧教育合作新路径。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等教育合作部副主任张俊卿、保加利亚色雷斯大学校长米罗斯拉夫・卡拉巴利耶夫、陕西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文通、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晓晖出席活动并致辞。会议由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媛主持。

张俊卿介绍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的工作成果。她表示,本次“2025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领导中国行”活动落地陕西,为双方搭建了直接对话的平台,期待通过本次对接精准匹配合作需求,为中国—中东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多教育动能。

米罗斯拉夫・卡拉巴利耶夫表示,教育与科学合作是连接国家间的坚实桥梁。他强调,决定各国共同未来的不仅是技术发展,更在于共同构建的信任机制、创新精神与合作范式。此次来访的代表团均来自独具特色的巴尔干地区,该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今更肩负着延续丝路精神的使命。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进一步深化中欧文明对话,巩固民心相通之桥,携手开创共享未来的新局面。

文通指出,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扎实的教育合作基础;中东欧地区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高等教育资源优质,众多学科领域独具特色。此次对接会是践行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机制的重要举措,为此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共同创造合作新机遇,挖掘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机制潜力,推动建立多元立体合作关系,实现可持续互利共赢;二是共同打造合作新图景,聚焦学科深度发展,通过充分交流、精准对接,为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规划路线;三是共同缔造合作新典范,在课程共建、平台搭建、机制构建等方面大胆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推动陕西与中东欧高等教育合作迈上新台阶。

张晓晖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布局及国际合作基础。他指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虽地域相隔,但在教育理念、科技创新、文化互鉴等领域有着天然的共鸣与广阔的合作空间。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西安理工大学已与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高校在激光雷达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建立深度合作,期待中外高校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为后续实质性合作奠定良好开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

为进一步精准对接合作需求、匹配中外高校合作优势,会议期间,中外方代表按人文和理工领域分组开展深度交流。保加利亚色雷斯大学、斯洛文尼亚教育部、塞尔维亚辛基杜努姆大学、保加利亚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学、希腊爱奥尼亚大学、罗马尼亚瓦尔西亚县学校监督局、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以及国内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15所中外高校及机构进行交流分享。各方围绕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及合作意向展开交流、提问与深入洽谈,现场氛围热烈。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院长亢文祥、西安工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黄玲分别主持两场分组讨论会。

本次对接会是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机制下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中外高校分类对接的形式,有效匹配了中外高校的优势领域,为双方搭建了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加深了中东欧国家对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了解,更为后续开展师生互访、科研联合攻关、学术资源共享等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蒋小龙 李博

审核:杨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