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8日,校党委书记李智军率代表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聚焦两国水利、农业领域发展需求,开展系列教育科技务实合作,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国立研究型大学,代表团为我校牵头共建的“中—乌旱区水利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依托我校与大禹节水、浙富等企业支持,配备远程控制灌溉、磁电活化水等软硬件设备,为国际科研攻关搭建重要平台。双方同步签署“中—乌国际旱区生态水利中心合作协议”,标志我校首个境外办学机构正式成立,将通过“1+1”模式联合培养水利、农业领域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此次合作获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彰显中乌水利科技与教育协作成效。

在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撒马尔罕国立建筑大学。校长Chidem Janbay Turkyilmaz等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围绕土木、水利、能源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撒马尔罕国立建筑大学也正式加入由我校牵头成立的“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国际联盟”,为两校在更广阔领域深化合作拓宽了渠道。

在塔吉克斯坦,代表团先后访问塔吉克农业大学、塔吉克技术大学。在塔吉克农业大学,与外事副校长SAMANDARZODA Iskandar Husein团队就水利、农业合作达成共识,签署合作协议,该校同步加入“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国际联盟”;在塔吉克技术大学,与外事副校长Rauf Jurakhonzoda一行聚焦水利水电、装备制造领域潜在合作方向深入探讨,为后续实质性合作铺路。

在塔吉克技术大学,外事副校长Rauf Jurakhonzoda等与代表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水利水电、装备制造等潜在合作方向展开探讨,为后续签署具体协议、开展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高密度、高成效的访问,是我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坚定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主动作为。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境外办学实践、国际联盟拓展等一系列“组合拳”,学校不仅显著提升了在中亚地区的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更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落到了实处,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西理工力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技处、水利水电学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及有关人员陪同访问。
撰稿:颜建国
审核:蒋小龙 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