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西三楼始建于1956年,两楼相对,90年代扩建为一个封闭式庭院,是学校最早期的学生宿舍区域。它位于金花校区西南角,承载了学校砥砺前行的厚重历史,也是广大校友最纯粹的情感记忆。
2025年8月底,西二楼学生宿舍改造提升工程竣工完成,这个项目自2024年12月启动,历时8个多月。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这是学校继2023年西三楼改造后的又一项民生工程,是对广大师生热切希望的积极回应。从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到后勤处工作人员的全力以赴,这个夏天,他们在40度高温下,打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不仅仅是融入到西理人骨子里的精神风貌,更是将工作扎实推进、落地生根的实干担当。
西三、西二楼相继改造完成,古韵依旧、又展新颜,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金花校区的西南角,以新颜致敬旧时光,也将继续见证学校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陈方方是1997年考入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在金花校区西二楼住了四年,入学军训趴在宿舍桌子前写日记的情景和每一个挑灯夜读的日子,一直都留在她的记忆里。那时候的西二楼就这个样子,青砖、斜顶、红瓦,楼前那一排挺拔的水杉也还是每年春天如约而至的满目新绿。

西二楼始建于1956年,和西一楼、西三楼、教一楼,是金花校区最早期的建筑。作为学生宿舍楼,西二楼一直静静地伫立在学校的西南角,春去秋来,写满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青春记忆,见证了学校从西安动力学院到陕西机械学院,再到西安理工大学的砥砺岁月。近70年过去了,在2025年的这个夏天,西二楼迎来了它的新生。


修旧如旧里的古韵和新颜
西二楼与西三楼相对,是学校最早的宿舍区域,90年代扩建为一个封闭式庭院,并一直沿用至今。西二楼房间182间,可容纳学生千人左右。近年来,学校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住宿缺口越来越大,而西二楼原建筑屋架为木质结构,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加之公寓内长时间没有维修维护,改造提升已是迫在眉睫。

2024年12月,学校决定正式启动西二楼学生宿舍改造提升工作。学校党委对改造工程提出要求,按照“资源有效利用、经费合理使用、环境全面提升”的原则,统筹好室内外工程设计、家具配置、造价测算等工作;细化工作安排,优选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主动抓实施、抢进度,确保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顺利入住;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项目质量和环保达标,切实让学生住得放心、住得舒心。

修旧如旧是西二楼改造的基本理念,也是沿用和借鉴西三楼改造的经验,即在保留老楼历史风貌的同时,根据学生居住需求进行功能升级,这既是陕西省政府关于高校建筑有关政策的要求,也是结合学校人文历史涵养等多方面需求推进的民生工程。为此,后勤处调研了省内高校学生公寓修旧如旧的典型案例,在改造设计上,保留楼栋传统形态,如青砖灰色外墙、坡屋顶结构、红瓦屋面等,室内墙面采用环保乳胶漆粉刷,室内地面涂刷环氧地坪漆,走廊铺PVC塑胶地板,实现“老建筑+新功能”的有机融合,既保留建筑历史特色又提升安全性与舒适度,既保证学生良好入住体验,又保留了在校友回归等重大活动中西理工人对母校最纯粹的记忆。

40°C高温下,与时间赛跑
从2024年底学校确定项目启动,到2025年秋季学生入住,仅仅8个多月。旧楼改造难度大,尤其是结构加固和防雷,以及全面改造、家具配置等,要确保流程合规、设计规范、保证质量,而开学入住的时间是既定的,没有退路,后勤处处长邢凯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
1月至2月,完成设计及概算;
3月,意向公开及招标准备;
4月至5月,施工及监理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并进场;
5月至7月,楼体加固、墙面粉刷、卫生间改造等;
8月,家具进场、安装,专业机构环保检测合格后入住。
后勤处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时间节点,周密部署、同步推进,严格按时间表推进落实。明晰责任人、成立以后勤处副处长牟晓成、侯小军为牵头领导,维修管理科科长宋亮亮为队长,窦新、常姗、高向伟为成员的西二楼提升改造攻坚队,安排窦新为现场负责人,并委托工程监理实施监督。因时间紧、任务重,对原有屋顶木质结构喷刷防火漆。开工了,先行拆除,为兼顾校园环境和工期,经常需要连夜外运建筑垃圾,报备人员及车辆,在那一段时间,加班加点是常事。建立微信群,施工日志、监理日志,每一天、每个人都清晰可见,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在群内说明并处理,事不过夜。工期有无拖延,材料即将进场,第二天工作安排,维修管理科、公寓管理科的人员全员无休,每天都要多次跑去施工现场监管、协调、及时有效调整,把好质量、安全、进度关。家具开始进场了,后勤处组织轮流作业,分批分次、连续不间断安装,全力保障进度。大家心里都拧着一股劲儿,不出岔子,圆满完成任务。


暑期的校园是寂静的,而后勤工作却如火如荼,这是校园环境悄然焕新的“黄金窗口期”。今年,后勤立项18个专项维修改造项目,连同归口管理及同步推进的项目近30项,而西二楼改造是重中之重。5月底施工单位进场,到8月底竣工交付,西二楼项目的施工阶段全部在这个暑期完成,不仅要与时间赛跑,更是与高温较量。而这个夏天是西安人印象里最为炎热、也最为冗长的一个夏天,38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约25天,40度以上约15天。项目人员一方面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暑降温措施,调整工序安排、避免高温时段室外施工,又一方面安排食堂供应充足的绿豆汤。

楼体加固、木质屋架刷防火涂料、防雷施工……施工中有大事情,也有小细节。屋顶漏雨局部维修,旧式的红瓦已经没有地方烧制了,重新铺设的红瓦就从拆除的旧楼里找来,才有了修旧如旧的模样。楼道里圈梁两侧成堆的老旧线路和桥架,很多都分不清有用没用,而且给加固圈梁施工带来了很多难点,打孔穿钢筋都无法进行,技术人员耐心勘察、反复验证,找来熟悉情况的老师、工作多年的公寓管理人员,仔细辨别、反复测量,制定最优方案,拆除了诸如有线电话等早已经废弃不用的线缆,既保证了安全美观,又解决了多年都不敢轻易触碰的顽疾。

宿舍里的那一抹西理工紫
如何打造一个更温馨、更便捷、更宜居的住宿空间?早在改造之前,公寓管理科就在学生中做了大量的调查问询,针对旧宿舍学生居住的痛点,他们反复琢磨。跑到其他高校调研、跑到家具厂实地考察,并向校内多部门及学生代表多人次征求意见,怎样最大化利用空间,家具怎样用起来更舒适,每一处细节设计、品质把控,都融入了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以学生为本”是西二楼改造提升项目的初衷和归宿。
之前宿舍住6人,放3张架子床,地方不能充分利用。此次改造,使用组合家具,以更环保、更耐用的钢制为主、钢木结合,每人有学习桌,抽屉、书架、储物柜,居中有长方桌。上下铺的台阶采用箱式踏步,增加储物空间,学习桌下面也增加了置物空间,上铺护栏还细心地设计了置物凹槽,可以放手机。之前遇到阴雨天,大家只能在楼道里晾晒衣服,不仅杂乱,也影响消防疏散,此次在宿舍顶上安装了晾衣杆,增加了室内晾晒的空间。而有太阳了,大家还可以在楼下晒被子。楼门两侧的室外晾衣区也进行了全面的翻新,取代旧的水泥柱支架,新的钢柱支架和绳索结实耐用,场地宽敞整洁。


“我们想着如果是我住在这里,怎样才能更舒适?在宿管的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节假日常常看到很多校友回到西二、西三楼看看,但年久失修,不仅是公寓内部,其实外观也是风雨斑驳,这次改造不仅让校友眼前一亮,也真正让学生住得满意。”公寓管理科科长常姗说。

8月底,西二楼改造提升工程竣工交付。粉刷面积共约17800平方米,铺设塑胶地板1200余平方米,更换宿舍断桥铝合金窗216樘,更换防盗门182樘,更换暖气片211组,安装四人位家具56套、六人位家具294套、六屉桌147张、方凳882张、背椅112张、床板994张。卫生间改造一新,水房里安装了热水器,走廊墙壁每隔一段安装了直饮机,洗衣机整齐地排列着……西二楼内焕新焕彩、换了新颜。



走进崭新的宿舍,很多人都会被床架上的那一抹西理工紫吸引。牟晓成说:“西理工紫的设计主要是提亮整个宿舍灰色为主的基调、实现空间色彩的跳跃,也是让学生有一种以校为家的情感认同,和永远的西理工情怀。”

9月开学了,学生顺利入住西二楼,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陈方方听说西二楼改造了,也回到了母校,依旧是青砖红瓦,亲切感扑面而来,而进入楼里看到焕然一新的样子,今昔变化,她无限感慨:“西二楼像是一个时光隧道,承载和连接着厚重的历史,也通往学校崭新而蓬勃的未来。”

撰稿:陈晓芳
审核:陈梅 李博